很多時候,
人們對癌症的理解決定了他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甚至也決定了日常的抉擇和行動。
因此,癌研究的當前目標,
是考慮如何刻意把癌的成長過程推遲。
也就是說,讓原本四十歲患癌而死的人,
能活到八十歲、活到天壽之年,
最後因癌而死、或不因癌而死,
甚至在解剖後才知道原來有癌症。
實現即使得了癌症也不死的時代,
這是癌研究的最終目標。
當我一邊用顯微鏡觀察癌細胞的微觀世界,
也一邊思考著人類社會的宏觀世界,
這就是「癌哲學」的精神;在癌細胞的世界裡,
有怎麼活下去的技能寶庫,在這微觀世界裡,
講述了宏觀的人類社會中某種方式的真理。
人們在積極發揮其專業性的過程中,
能更快地從「細胞的病理」想到「人類社會的病理」,
那時病理學家會變成哲學家,
以致參與致癌研究的病理學家會提倡「癌哲學」。
──野興夫
"野興夫
一九五四年出生於日本島根縣。
順天堂大學醫學部病理學教授,
順天堂大學大學院醫學研究科環境和人類專攻分子病理學態學教授、醫學博士。
兼任日本癌學會理事、本家族性腫痕学会理事長、
日本肝臟學會的評議員等職。
他曾在美國愛因斯坦醫科大學肝臟研究中心、
美國Focschas癌研究中心從事研究,
曾任癌研實驗病理部長。
他在肝癌以及腎癌的研究中,
曾獲日本癌學會獎勵獎、日本實驗動物學會獎、
癌研究會學術獎、高松宮妃癌研究研究基金學術獎、
「新渡戶・南原基金」第一次「新渡戶・南原基金」等。
他專攻病理學、致癌(肝致癌和腎致癌)、癌的遺傳學、癌哲學。
著有《我想成為21世紀的新渡戶》及
《我的激情原點——癌哲學餘話》(Origin of fire,暫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