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海嘯》一書所談的不是亞洲不久前的那一場災難。事實上,這本書早在事發一年前就出版了。本書旨在闡釋聖經中的末日預言,以及它的應驗如何牽動以色列國和世界各國的命定。這一交匯所引發的震波正在產生一波波屬靈的改變浪潮,衝擊整個世界。神今日正在世界各地(特別是在亞洲地區)以前所未有的規模釋放福音的大能。從人類社會的表象上,我們很少看見神大能的釋放,可是一旦看見時,它的影響已經非常深遠了。整個國家可能在一夕間被翻轉。不久前的海嘯現象讓我們看見,地的深處正在攪動,陰間的權勢正面臨挑戰;神末後收割的日子已經近了!
海嘯是由海底地震所引起的巨大浪潮。而地震通常發生在地殼斷層或不同板塊互相推擠碾壓的地帶。今日,神正在震動全地,其中一個主要的屬靈斷層就在以色列。遠古的屬靈大能和黑暗的權勢正在這裡碰撞著。靈界的震波正向外擴散到世界各國,衝擊著全球各地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在這些深層震波的影響之下,一波復興的海嘯正在襲捲全世界。這海嘯到哪裡,危機和轉機也就在那裡。它必會改變現狀,拆毀舊傳統,並且在福音未到之地,展開全新的聖靈工作。得著異象的人必能看到這個浪潮的來臨。有些人必能「抓住它」,並且搭乘這個巨大的浪潮順勢前行。許多偉大的事工將很快地一一出現,另外也有不少的事工會錯過這個浪潮,以至擱淺在異國的沙灘上。一個翻天覆地的時代已經來臨。神今日正在震動天地。
本書的寫作目的,不單是要解釋海嘯成因或提供學術研究,它乃是要透過一些符合歷史和聖經預言的事實陳述,啟示讀者明白先知的洞見,藉以裝備服事神的人,從神的觀點了解所處的時代。透過啟示,神的話將如同放大鏡,讓我們看見重大事件來臨的意義和時機,而這些重大事件將決定這個世界的面貌,並影響我們每天的生活。
啟示和信仰是有密切關係的,因為信仰反映了我們對所處世界的觀感和了解。信仰形成我們對待生命的基礎。啟示的看見必會觸摸到我們信仰的層面。這一個層面高過人類的知識、超乎人類的本能,並且深及人類的文化。有人說:「神的真理是領悟而得的,而不是傳授而得的。」(Truth about God is caught , not taught .)意思就是說,我們要明白神的真理是要透過屬靈的啟示,而不是透過相關知識的學習。
神今日在世界各地的作為,某些具有普世性的意義,也有某些作為是針對特定民族、時間或地方而發出的。正如一位屬靈人物所說的:「神的意念是全球性,而其行動則是地方性的。」當我們面對周遭環境的挑戰時,很難看得長遠。此外,今日的媒體大多以政治的眼光來看待每件世界大事,以至於神作為中所要啟示的意義就變得模糊不清。就像一幅拼圖那樣,世界性大事必須藉著神的啟示,一片一片地拼湊起來。這樣的拼圖工作可能會令人感到麻煩和混亂,除非我們最先拼上的圖片能夠暗示我們下一步應該拼上哪一片圖塊。許多人在拼圖時,總喜歡從邊緣開始。今日,神為以色列所定的旨意就像這些圖塊,已為其他圖塊的佈局留下線索,啟示我們末後世代的佈局。
震央上的以色列
為什麼以色列這個中東的小國,能夠經常佔據今日世界媒體的重要版面?原因在於,全世界政治動亂的根源似乎正在以色列。以色列的敵人怪罪她是每一件國際恐怖行動背後的禍首。當然,以色列像任何其他國家一樣,也有政治上的仇敵,可是這點並不能解釋相當普遍的反以色列情緒──這種情緒把發生在耶路撒冷數千哩之外的恐怖攻擊都歸咎於她。我相信,這些自殺殺人的恐怖活動背後,必定有一股屬靈的力量在運作。負責執行二○○一年九一一恐怖攻擊行動的回教激進份子,全是蓋達組織的成員。這個組織宣稱,他們發動攻擊的主要理由,就是因為美國支持以色列。二○○二年十月一顆恐怖炸彈在印尼峇里島一家流行夜店引爆,那時我剛好在東南亞。這次爆炸案造成兩百多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來此度假的澳洲年輕人。幾個月之後,策畫這次恐怖行動的主謀被雅加達法院判處死刑。死刑宣判後,紐約時報引述被告辯護律師的話:「他個人並不仇視澳洲人。他原來的攻擊目標是美國人和猶太人。」(二○○三年八月八日)
一切與神為敵的人似乎都把以色列當作代罪羔羊,以遂行其計謀或滿足其神學觀。然而,神並不因人類的殘暴行徑或現代政治的嘲諷而感到沮喪。即使恐怖活動日益猖獗,神的旨意仍一一成就。祂正在使用小小的以色列使她成為一條「沙中的線」,並引萬民進入一個「抉擇谷」。祂最終的目的是要從各國招聚選民進入天上的國度。祂正在要求世人正視祂和祂的話語,並且作出決定表明立場。正如古時,以色列今日再度成為神用來震動列國的工具。有些人會認為,今日的以色列不過是代表這世界政治史的另一個改變而已,她的存在無關乎神所賦予的權利。另外有些人則認為,以色列國是聖經預言的實現,是神堅守聖約的實證。我相信,今日教會如何看待現代的以色列國,將會決定她看待末世的復興所採取的態度。而這樣的認知則是取決於教會是否能領受神的啟示,並按著神的觀點活在這個世代之中。
預言的核對
預言的核對對於了解神話語的真實性是很重要。許多事都被人稱為prophecy(預言),可是其中只有少數才是我所謂的Prophecy(英文字首的大寫)。當神在經上所默示的話與祂在歷史上的行動一致時,才是我所謂的Prophecy。這些成就預言的重大事件,可以向我們啟示神在這個世代的旨意。它們是現代版的偉大救贖故事,同時這些事件也在神的子民中間帶出其它形式的預言和先知性行動。
當神在歷史上採取行動來實現祂在聖經上所默示的話語時,我們需要啟示才能辨識。許多時候神已大大動工,可是我們卻毫無所知,只因為我們沒有看出那個事件裡所隱含的先知性意義。我們必須知道神的話語說了什麼,並且將那個重大事件和神的話加以比對。
聖經記錄著神在歷世歷代的作為,其中最重大的預言就是救主耶穌的道成肉身。祂的誕生、生命和事工(包括祂的死亡和復活)都是預言應驗的「鐵證」。儘管在人類歷史上,神曾有這麼偉大的作為,可是在耶穌的時代,卻有許多人還是不認得祂。即使祂教訓他們,且在他們當中行了許多神蹟奇事,可是整體而言,以色列百姓卻錯失了神的旨意。然而,那些信從耶穌的人則能看到祂一生的屬天意義。因著神的啟示,這些人得以進行預言的核對動作,察驗神在當時的旨意。
就廣義來說,新約四福音書是為了讓人知道主耶穌的所言所行,並且幫助讀者核對這些事在先知預言中的意義。馬太福音中提到「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的次數高達十四次。例如:
「『她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祂起名叫耶穌,因祂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說:必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稱祂的名為以馬內利。」(馬太福音一章21~23節)
「約瑟就起來,夜間帶著小孩子和祂母親往埃及去,住在那裡,直到希律死了。這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說:『我從埃及召出我的兒子來。』」(馬太福音二章14~15節)
「希律見自己被博士愚弄,就大大發怒,差人將伯利恆城裡並四境所有的男孩,照著他向博士仔細查問的時候,凡兩歲以裡的,都殺盡了。這就應了先知耶利米的話,說:在拉瑪聽見號咷大哭的聲音,是拉結哭她兒女,不肯受安慰,因為他們都不在了。」(馬太福音二章16~18節)
馬太在聖靈的啟示下寫出預言成就的證據,好讓讀者能藉著啟示準確察驗神的旨意。這樣的預言核對原則,十分有助於我們領悟屬靈的事物並且全心去接受它。主耶穌在解經的方法上,就常示範出這個原則的重要性。
主耶穌在拿撒勒的呼召
主耶穌的教訓和榜樣向人顯明,祂的一生和服事完全符合聖經中論到以色列百姓的先知預言。即使主耶穌的言行是如此重要,可是有許多人仍不能認出祂是誰。讓我們來看看路加是如何記載主耶穌在祂故鄉的會堂中教訓眾人的情形。
「耶穌來到拿撒勒,就是祂長大的地方。在安息日,照祂平常的規矩進了會堂,站起來要念聖經。有人把先知以賽亞的書交給祂,祂就打開,找到一處寫著說: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祂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於是把書捲起來,交還執事,就坐下。會堂裡的人都定睛看祂。耶穌對他們說:『今天這經應驗在你們耳中了。』」(路加福音四章16~21節)
主耶穌很清楚祂在加利利一帶傳道所引發的爭議。祂行了許多神蹟奇事,到處都有百姓跟從祂。祂知道祂的朋友和鄰居都在懷疑祂的身分,以及祂從何處得著講道、行異能和帶領眾人的權柄。在會堂中,主耶穌站起來唸以賽亞書第六十一章前幾節的經文(當然,當時的聖經是沒有分章節的)。眾人知道這段經文是指著彌賽亞說的,因為第一節就說:「……祂用膏膏我……」。希伯來文的「彌賽亞」和「膏抹」字根相同。彌賽亞的意思就是「受神膏抹的人」。
主耶穌把這段有關彌賽亞的預言,引用到自己身上。藉著這樣的傳道方式,主耶穌把祂的職事和聖經上的預言連結起來。聽眾可以選擇接受或拒絕祂對幾百年前的預言的解釋。即使祂的的確確是神的兒子,可是並非每一個人都相信祂的話。有些人領受了啟示就跟隨祂,但大多數人並不信服祂的話。那些信祂的人找到了神的旨意,就開始跟從一條「又新又活的道路」。信徒得以進入神的國度,而那些懷疑的人則錯失了他們生命中最重大的轉捩點。有許多人接近並聆聽耶穌講道,可是只有一些人能明白祂話語中,那些能改變生命的真理。差別就在於,大部分的人沒有領受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