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資料

大公書信神學

作者 : 張略

出版社 : 基道出版社

商品語言: 繁體中文

裝訂: 平裝/橫排

貨品尺寸/規格:15.3 X 23 CM

限制數量:

供貨狀態:

譯者 :

出版日期: 2024/05/01

頁數: 488

適用分類: 全

運送條件: 不拘

(商品可訂購,結帳後立刻為您進貨,請安心訂購)
NT$819 NT$910 折扣: 9 折
數量:
加入追蹤清單
分享:
大公書信共有七卷書信:雅各書、彼得前書、彼得後書、 約翰一書、 約翰二書、約翰三書及猶大書。 這組書卷是新約三組書卷中最後形成的組合;最早的是四福音,接著的是十四卷的保羅書信(包括希伯來書)。最後,大公書信這組合可以說是完成了新約的正典。
 
在早期教會的正典綱目,大公書信置於保羅書信之前,這排次反映出某種神學觀點,本書為此作出解說。不僅如此,大公書信的內部排次不是隨意的,本書也會探討這內部排次所反映的觀點,指出大公書信各書卷之間的神學關連。這種正典進路的神學,幫助讀者了解新約正典整體及新約三組書卷,以及大公書信中個別書卷之間的神學關係,並對教會的意義。本書亦會討論個別書卷的神學,不會只停留於描述性,亦會探討它的規範性,探討書卷各自所關注的主題,以及其背後的敍事如何主導作者的見證。
 
本書的另一個特點,是指出大公書信各書卷都是使徒的見證。他們對神的啟示,包括舊約、耶穌教導及早期教會的教導作出詮釋,並應用於個別書卷所針對的情境。本書最後一章會將大公書信的神學整合起來,並將這組經書的大敍事呈現出來。
 
 
「本書的內容豐富,論述精彩,我將會再三重讀,持續吸收張略教授的智慧。我深信本書除了可以帶領聖經學者與教牧領袖更深入了解大公書信的神學美境, 所有喜愛聖經的一般讀者也必大受啟發。謹此恭喜張略教授的成就,也藉此謝謝他在聖經研究的園地上長久辛勤耕耘的貢獻。」
——葉約翰
美國維吉尼亞神學院茉莉道恩斯新約講座教授
 
「在聖經神學領域中,這本書是難得一見的中文著作,也是一部功力之作。透過對經文傳統的探勘,表明了大公書信與正典其他經卷的相關性和神學上的一致性。作為讀者,我非常佩服,盼望其他讀者於這部著作的不同層面上可以得著益處,一起在研經、釋經上得享豐碩的成果。」
——吳慧儀
中國神學研究院退休副教授
張略
退休前為中國神學研究院新約教授。中國神學研究院道學碩士,澳洲摩亞神學院(Moore Theological College)神學碩士,蘇格蘭聖安德烈大學(University of St Andrews)哲學博士。著有《雅各書註釋》、《提多書——立於恩典的健全生命》、《彼得後書、猶大書》、《希伯來書、大公書信與啟示錄要領》(合著)、《新約歷史與宗教文化導論》(合著)等,學術論文則散見於多份學刊。
葉序
吳序
自序
 
一.大公書信的神學:導言
1.1 新約正典與大公書信
1.1.1 新約書信與大公書信
1.1.2 大公書信在新約正典中的角色
1.1.3 大公書信的經卷組合
1.2. 聖經神學的任務
1.2.1 聖經神學是描述性的
1.2.2 聖經神學的正典性和規範性
 
二.雅各書的神學
2.1 歷史問題
2.1.1 作者、寫作日期及地點
2.1.2 讀者
2.2 體裁
2.3 寫作目的及全書結構
2.4 雅各書、大公書信與正典
2.4.1 雅各書:大公書信的首卷
2.4.2 耶穌傳統及釋經神學
2.4.3 舊約與猶太傳統
2.4.4 保羅傳統
2.5 雅各書的神學主題
2.5.1 邁向完全的路(1):那使人完全的神
2.5.2 邁向完全的路(2):人的困境及回歸完全之路
2.6. 雅各書的敍事世界
2.7. 雅各書對現今信徒和教會的意義
2.7.1 生命成長之路
2.7.2 關懷弱勢社羣
 
三.彼得前書的神學
3.1. 歷史問題
3.1.1 作者、寫作日期及地點
3.1.2 受書人
3.2. 體裁
3.3. 寫作目的及全書結構
3.4. 彼得前書、大公書信與正典
3.4.1 彼得前書與使徒行傳中的彼得
3.4.2 彼得前書與雅各書
3.4.3 舊約傳統
3.4.4 耶穌傳統
3.4.5 保羅傳統
3.4.6 其他初代教會傳統
3.4.7 其他猶太典外傳統:昆蘭及以諾傳統
3.5 彼得前書的神學主題
3.5.1 立約的神:父神、基督與聖靈對人類的救贖
3.5.2 基督與神子民羣體的身分與使命
3.5.3. 神子民這新羣體的特質
3.5.4 客旅和寄居者的生活
3.6. 彼得前書的敍事世界
3.7 彼得前書對現今信徒和教會的意義
3.7.1 信徒在地上作為客旅和寄居的
3.7.2 順服與抗命
 
四.彼得後書的神學
4.1 歷史問題
4.1.1 作者、寫作日期及地點
4.1.2 受書人及彼得後書所針對的異端
4.2 體裁
4.3 寫作目的及全書結構
4.4 彼得後書、大公書信與正典
4.4.1 彼得後書與彼得前書
4.4.2 彼得後書與雅各書
4.4.3 舊約與猶太傳統
4.4.4 耶穌傳統
4.4.5 使徒傳統
4.5 彼得後書的神學主題
4.5.1 公義關係的建立
4.5.2 基督徒的盼望:終末的審判與新天新地
4.6 彼得後書的敍事世界
4.7 彼得後書對現今信徒和教會的意義
4.7.1 神學的處境化
4.7.2 針對後現代真理和道德上混亂的世界
 
五.約翰書信的神學
5.1 歷史問題
5.1.1 作者、寫作日期及地點
5.1.2 受書人及約翰書信所針對的教會情境
5.2 體裁
5.2.1 約翰一書
5.2.2 約翰二書和三書
5.3 寫作目的及內文結構
5.3.1 約翰一書
5.3.2 約翰二書
5.3.3 約翰三書
5.4 約翰書信、大公書信與正典
5.4.1 約翰書信與大公書信
5.4.2 舊約與猶太傳統
5.4.3 約翰福音與使徒傳統
5.5 約翰書信的神學主題
5.5.1 與神的團契:父與神兒女的關係
5.5.2 信徒之間的團契:弟兄姊妹彼此相愛的羣體
5.5.3 終末的來臨
5.6 約翰書信的敍事世界
5.7 約翰書信對現今信徒和教會的意義
5.7.1 建立一個以「愛的團契」為本的教會羣體
5.7.2 以真理維護教會的羣體
 
六.猶大書的神學
6.1 歷史問題
6.1.1 作者、寫作日期及地點
6.1.2 受書人及猶大書所針對的異端
6.2 體裁
6.3 寫作目的及全書結構
6.4 猶大書、大公書信與正典
6.4.1 猶大書與雅各書
6.4.2 猶大書與彼得後書
6.4.3 猶大書與約翰書信
6.4.4 舊約與猶太傳統
6.5 猶大書的神學主題
6.5.1 神愛的保守與信徒保守自己在神的愛中
6.5.2 基督的身分和工作
6.5.3 天使的權柄和意義
6.5.4 活在末世的教會
6.5.5 終末的審判
6.6 猶大書的敍事世界
6.7 猶大書對現今信徒和教會的意義
 
七.大公書信的綜合神學

編者的話    鼓聲傳久遠        ●● 金明瑋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物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這是很多人熟悉的一段聖經經文,但即便知道生死有時,一旦在自己心目中親近、敬佩、熟悉的人離世,除了因暫別傷感、不捨,同時對逝者的回憶會更清晰地顯現出他對人世及對自己的影響。

今年的四月二十七日,旅世八十六載的林治平教授(眾人口中的林哥)告別了他熱愛的人世,回到天家,消息傳出,追思的文字、語言陸續傳至「宇宙光」,益發展現出他豐盛的一生所帶出的影響。前監察院長王建煊先生很喜歡引用一句剛果諺語:「擊鼓的人,往往不知道,鼓聲可以傳多遠。」這句話可以充分運用到林哥身上。雖然他和所有人一樣,並非十全十美,但他確實是一個在青少年時認識了生命主宰後,就一生跟隨祂,謹守祂要他走的每一步。他有先知的眼光,能痛下針砭,直指時代的問題,並且像傻子一樣,針對問題有所行動。

他負責的事工很多,頭銜也很多,但他的重點總在於他所領受該做的事,帶領一群人悶頭投入,從不看預算行事,也不盤算利弊,只要心知該行,就義無反顧而行,所以他的好友亮軒稱他為「傻瓜一世」,他也樂於擔此名號,抱持著在神面前的傻勁走完一生。一路上,他應該從未想過,自己宛如一個擊鼓人,在不同年代、場景中擊出鼓聲,更沒想過鼓聲傳多遠,但在他安息後,明顯發現,鼓聲傳得真廣遠!

宇宙光的同工深覺要讓此鼓聲持續,因此決定將所有追思文字編輯成書,讓他的影響透過能突破時空的文字在人間留下印記。編輯過程中,難免有遺珠之憾,無法將每一篇文章編於書內,在此要向未收錄於內的文章作者致歉!

過程中,要將上百篇稿件分類,是高難度工作。怎麼分都覺得不完全,最後決定,將全書分為八大部分,每部分選用林哥的一段話作為篇名,目的是閱讀時有喘息機會,實非絕對的分類。此外,原本搜集了大批照片,但因文稿非常豐富,若排入所有照片,書籍會太過厚重,故決定只用以林哥為主的小部分照片,放棄來自各方提供的照片,這也是過程中的一項遺憾。在林哥的追思會上,戴繼宗牧師以「點著的明燈」為題證道,引起眾多共鳴,特徵求他的同意,整理為文作為此書代序。

另外,為此書定名更是難題。編輯同工們想了幾十個書名,都覺不是很妥當,林哥太多面了,怎能用一個形容詞將他完整定義出來呢!最後,我們決定用「他是林治平」,表示他就是上帝所造獨特唯一的那位,沒有一個特定的形容詞能完全界定他,他就是獨一無二的林治平!

期望,藉著書中的每篇文章,能讓您隱約感受那擊鼓人的心意,更願,這鼓聲藉著文字傳播得更長久、更廣遠,並有更多人加入擊鼓行列!

代序    點著的明燈        ●● 中華福音神學院院長/戴繼宗
大約四十八年前,我父親帶著一個十七歲的小蘿蔔頭,去到現在大安森林公園宇宙光的日式木頭建築辦公室。父親帶我去過很多地方,我幾乎忘得一乾二淨,但卻記得那一次。那次與林哥會面的原因是希望我能夠參與張姐所寫的劇本《庚子年》的演出。劇本是描述一九○○年(庚子年)中國義和團時期許多宣教士殉道的故事,需要演宣教士的演員。

我想一定是我父親跟林哥說:「你就把我兒子拉去演宣教士吧!」弔詭的是,那時我還沒有信耶穌,卻跟著洪哥(善群長老)等後來認識多年的朋友,在這一台劇裡演出。印象很深刻,那是一九七六年華福第一次在香港的聚會,透過跟這一群人在一起,神開始在戴繼宗的心裡做翻轉的工作,把我帶到主的面前。若說我有資格站在這裡,這大概是我唯一的資格—— 林哥間接地帶領戴繼宗回到神面前。

當宇宙光的同工請我今天來分享的時候,我馬上想到約翰福音五章31-36 節:

我若為自己作見證,我的見證就不真。另有一位給我作見證,我也知道他給我作的見證是真的。你們曾差人到約翰那裡,他為真理作過見證。其實我所受的見證不是從人來的,然而我說這些話,為要叫你們得救。約翰是點著的明燈,你們情願暫時喜歡他的光。但我有比約翰更大的見證,因為父交給我要我成就的事,就是我所做的事,這便見證我是父所差來的。

特別是35 節,耶穌描述施洗約翰為「點著的明燈」。我十分相信,林哥也是點著的明燈。我想從五個角度跟弟兄姐妹們分享,從林哥身上,看到現代施洗約翰的形象。

一、預備主道的明燈

施洗約翰是一個預備主道的明燈。在馬太跟馬可福音中記載施洗約翰,是這樣描述的:他來是要「預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路加更強調預備主道路的重要角色。路加福音三章5 節說:

一切山窪都要填滿;大小山岡都要削平!彎彎曲曲的地方要改為正直;高高低低的道路要改為平坦!

施洗約翰做預備主道路的工作,他是一個預備主道路的明燈。同樣的,在林哥身上,以及他所投入的工作裡,我們也看到他不斷地在為主預備道路。透過文字工作將華人文化與信仰連結、學術與信仰連結、歷史與信仰連結,並將藝術與信仰連結、全人關懷與信仰連結。

一九七七年,宇宙光就感覺到關懷社會需要有具體的行動,在五月發起所謂的送炭活動,後來秉持著「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責任」的精神,一直延續,在社會中發揮了很大的功效,這些工作都是預備主的工作,是預備主道的明燈。

二、尊主為大的明燈

不僅是預備主的道路,施洗約翰是一個尊主為大的明燈。在施洗約翰的一生中,他希望看到主能夠在他的身上不斷顯大。在約翰福音三章,兩個施洗約翰的門徒來到他旁邊,說:

夫子啊,那一個同你在外頭,也在施洗的耶穌,眾人都往他那裡去。

施洗約翰對這樣的比較以及計較,就提醒他的門徒們:

若不是從上頭來的,人就不能得著什麼。

在我跟林哥短短接觸的時間當中,真的看見他不是一個比較,也不是一個計較的人,「若不是從天上賜的,人就不能得什麼」,他是奉差遣的,是新郎的朋友,站著巴不得能夠聽見新郎的聲音。我們熟悉的三章30 節:「他必興旺,我必衰微。」施洗約翰是一個尊主為大的明燈,林哥也是。他是一個預備主道路的明燈,是一個尊主為大的明燈。

三、見證主恩的明燈

施洗約翰是一個見證救恩、見證主恩的明燈。不斷地見證,不斷地把人帶到耶穌基督的面前。約翰福音五章31-35 節這段短短的經文裡所強調的就是見證。施洗約翰的見證描述主耶穌基督就是那位要來的救世主。林哥的一生提醒我們,他高舉的是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他傳的以及他所屬機構所傳的,就是傳揚主耶穌基督的救恩與救贖。施洗約翰是一個見證主恩的明燈,林哥也是。

四、忠於主託的明燈

不單單是預備主的道路,不單單是尊主為大,見證主的救恩,在這段經文中我們看到施洗約翰也是一個忠於主託的明燈。上帝託付給施洗約翰的,他忠心完成了神在他身上的託付。「你們給他們吃吧!」只要跟宇宙光有任何接觸的,應該很熟悉這句經文。林哥是這麼說的:

雖然我們所有的只不過像那曠野的孩童一樣,少少的五餅二魚,然而耶穌的呼召臨到,「你們給他們吃吧!」我們便遵命而行,且經歷了五餅二魚的神蹟。

追思禮拜中常常會讓我們思考人生的三大問題:人從何而來?為何而來?往何處去?我特別想到「為何而來」,林哥抓到了,領受到了他是為何而來,且他忠於主的託付。他是一個忠於主託的明燈。

五、全然擺上的明燈

不單單是為主預備道路、尊主為大、傳揚主的恩典、忠於主託,施洗約翰給我們的榜樣,他是一個全然擺上的明燈、是一個點著的明燈。他是一個發亮、發熱的明燈。「點著」這個字在新約聖經僅僅出現十一次,我留意到有一次出現在路加福音二十四章,也是我們很熟悉的經文,主耶穌基督復活之後,向那兩個前往以馬忤斯路上的門徒顯現。32 節記載:

他們彼此說,在路上他與我們說話的時候,給我們講解聖經的時候,我們的心豈不是火熱的嗎?

這個火熱就是一個完全擺上的明燈所發出的熱度。完全擺上的明燈,毫無保留,毫無退卻,毫無遺憾的把他的一生奉獻給那救他、召他、使用他的耶穌基督。

在我的印象裡,林哥喜歡教會歷史,特別是中國教會的歷史,也包括台灣的歷史。二○○八年馬禮遜入華宣教二百年,他出版了一系列共七十本紀念文集,林哥沒有忘記台灣的故事,其中有一本是描述師母柯悅敏的外祖父李水車,他是早期長老教會的教師,在台灣東部原住民當中傳揚主耶穌基督的福音。李水車的見證也在這七十本傳記裡。這一本其實是我的岳母寫自己父親的傳記。

林哥是那麼地喜歡宣教歷史,我就用一個宣教士的歷史故事作為結束。我的高祖父戴德生在一八八八年第一次前往北美傳遞華人聽聞福音的重要性,因此動員了一群北美的宣教士來到亞洲,傳揚主耶穌基督的福音。其中有一位年輕的女宣教士Susie Parker。戴德生主理差派禮聚會,看到Susie Parker 的父親坐在第一排,臉上帶著燦爛光華,在事先沒有任何安排之下,他邀請身為父親的Mr. Parker分享女兒即將前往遠方傳福音的感想。

Mr. Parker 在台上分享他們的獨生女在他們的生命中以及在他的服事中是何等重要的角色,女兒即將前往中國,他心裡也有很多的心不甘情不願,但是Mr. Parker 這樣說:I have nothing too precious for my Lord Jesus. 意思是:「沒有一樣東西是寶貴到我不願意給主耶穌的。」Susie Parker 前往中國,在揚州學了中文之後,就被內地會差派到江西上饒,沒想到幾年後就因為惡性高熱被主接回天家。內地會同工寫信通知她的父母,他們的女兒已經離世的消息,過了一段
時間,內地會收到Mr. Parker 回信,信紙上面只寫著一句話:I have nothing too precious for my Lord Jesus. 

林哥給我們的榜樣、見證就是他願意完全擺上。親愛的弟兄姐妹,我們在這裡記念林哥,但是我覺得更棒的紀念是我們繼續委身,把我們自己完全擺上給主,如同他擺上自己給他的主。也讓我們繼續支持林哥在神的感動之下所推動的工作,使更多人能夠得聽主耶穌基督的福音,更多人能夠歸向主耶穌基督。施洗約翰是一個點著的明燈,林哥是一個點著的明燈,但願我們每一個人也都能夠做一個點著的明燈。

 

最近閱覽過的商品

買過這本書也買了

Scr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