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了潘霍華五篇較具代表性、篇幅較大的釋經作品。前四篇,〈大衛王〉(1935)、〈重建耶路撒冷─《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研究〉(1936)與〈上帝之家的僕人─《提摩太書信研究》〉(1936)和〈詩篇五十八篇講章〉(1937)是潘霍華在芬根瓦德擔任傳道人講習班負責人期間完成的,第五篇〈試探〉(1938)則是在芬根瓦德傳道人講習班被納粹強制關閉之後,於欽格斯特發表。讀者除了可以在潘霍華這五篇釋經作品欣賞他個人的獨特釋經法(舊約中的基督)之外,也能學習他如何在信仰危機時刻中透過適切的經文詮釋,為教會和傳道人提供明確並強而有力的神學指引。
1935年6月23日,潘霍華在豪特羅達鎮(Hauteroda)為薩克森省認信教會的助理牧師和教區牧師兄弟會作了一場重要的演講,主題為〈新約經文的當代化〉(Contemporizing New Testament Texts)。這場演講針對的是影響基督教至深的新教自由派(Liberal Protestantism)思想。當時以自由派為主的聖經學界所推崇的歷史批判法(historical criticism)強調,科學性的新約研究必須辨識新約文本中「信仰的基督」和「歷史的耶穌」的差別。信仰的基督所教導的是基督徒必須追求的永恆真理,而歷史的耶穌所呈現的則是基督徒不需要過度強調之暫時性的偶發事件。這種觀點暗示基督徒應當竭力追求聖經中的永恆真理,對於「現在」或「當下」發生的暫時性政治事務則交給執政者即可。然而潘霍華主張,沒有所謂的教義性(永恆的)經文和歷史性(暫時的)經文之分,因為〈新約〉不論是整卷或是部分的經文,無論是保羅書信或福音書,都是對同一位神─人耶穌基督(God-human Jesus Christ)之生命、死亡和復活的見證。
潘霍華強調,教會和基督徒「現在」面臨的危機絕不是不值得關心的短暫情勢,也非暫時的理解或是稍縱即逝的時代思潮(zeitgeist)。 他說,教會面對危機的時候必須謙卑地服膺見證基督之經文的引導,正視經文在當代處境當中的主體性,以經文為理解當代處境的基礎,而非憑恃人類的「自律理性」(autonomous reason)判斷經文的性質及其對基督徒的價值。 潘霍華認為,唯有以經文為主體的人才有資格自稱為基督徒,否則就是異教徒。 如果只將福音書或保羅書信中的教義性經文當成普遍性的純教義(pura doctrina)就嚴重誤解這些經文。反之,必須將它們視為對永生基督的見證。本書所選的五篇潘霍華的論文就是在這樣的信仰和神學理念下完成的。潘霍華透過對經文的詮釋,讓基督對現今教會面臨的為基與挑戰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