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年前,一場人民起義對抗腐敗政權的故事,一群熱血青年所嚮往的「天國」,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神祕國度?傳統歷史詮釋給我們的印象是幾個神棍再加上一群愚民,但事實真是如此嗎?這本歷史小說是扇窗戶,讓讀者得以一窺其中奧祕。
◎太平天國這一場清末民變歷時十四年,全盛時期洪秀全不但在南京稱王,且影響所及遍及當時清朝疆域近十八省。到底是什麼力量,使太平天國的崛起如此奇特?又是什麼原因讓它最終敗落?
◎作者以一個杜撰的人物為主軸,穿梭於真實的歷史人物與當時的時空背景中,試圖以正統基督信仰的角度協助一般讀者,回到那個年代,探索太平天國興起與敗落的原因。
【作者序】
自有記憶以來,閱讀歷史書籍一直是閒暇之餘最喜歡的一種抒壓方式。
之所以會閱讀,是因為國小時期沒有參加安親班、沒錢去打電動,而當時休閒娛樂型態不是很多元,社區圖書館自然成為打發時間的最好去處。很感謝有圖書館這種地方存在。
國小的我只能去兒童圖書室,在眾多繪本故事書中,引起我興趣的是一套岳飛傳記的歷史圖畫書,當時對於岳飛到底有多麼精忠報國並不清楚,然而對於圖畫書裡騎馬打仗的戰爭場面,卻深深吸引著我幼小心靈,讓筆者萌生出一股說不出來的嚮往與迷戀。
等到年紀漸長一點,可以進入大人書庫區借閱書籍時,最常流連忘返的區域就是中外歷史圖書區,並開始瘋狂地尋找任何有關於歷史戰爭的書籍。因為這項特殊興趣,以至於剛進入國中時,在第一堂歷史課上老師詢問同學有誰可以說出中國的朝代歷史,筆者當時自告奮勇,將中國的歷史朝代從夏商周開始,一路背誦到民國建立。
對於一個國小剛畢業的學生來說,這個表現著實是令老師及同學驚豔不已,獲得大家的肯定,於是更強化自己對於歷史故事的愛好。
至於跟太平天國這段歷史產生共鳴是在高中階段,身處風雨飄搖的台灣,當時恰逢解嚴的政治時空背景,因此一接觸到太平天國的歷史,對於天王洪秀全的異夢號召、南王馮雲山的毅力器度、東王楊秀清的機敏謀略、北王韋昌輝的時務俊傑以及翼王石達開的少年神武等,在在充滿著如夢似幻的美麗憧憬。
太平天國以年輕人擎起大旗,起義革命來對抗腐敗政權的英雄故事為主軸,讓青春懵懂又熱血彭湃的筆者感受到極大的震撼,年少時,總是對於社會與政治充滿改革的熱血,常思想有為者亦若是。
然而等到自己生命的歷練更加成熟以後,回過頭來看太平天國這段歷史,便有了不同的觀念跟想法,於是決心蒐集有關太平天國的各種著作與資料,越鑽研就越體會這段歷史環境的糾結與複雜,仔細探究後才明白太平天國並不像過往印象中那麼簡單,單純是有人利用宗教迷信來進行改朝換代的權力鬥爭而已。
夢想是筆者常用來鼓勵學生的詞彙,而寫一本歷史小說則是自幼以來的夢想。
然而似乎都是這樣,人長大後,夢想便隨風而去。
某日散步時,突然間興起以太平天國的歷史背景來寫一本合乎史實的故事的想法,自娛且娛人。
既然是夢想就要去完成,無論幾歲,《天國記》的寫作就是實踐的起點。
而在撰寫這本小說前,先就故事輪廓立下幾個前提:
一是透過小說故事的人、事、物敘述,努力描繪出太平天國當時真正的風貌,因此所有文本資料、歷史事件與背景環境,都盡量的貼近實際情況。
二是不落俗套的探討太平天國的興起、成長以及傾覆的原因。畢竟這一場歷時十餘年的政權對抗運動,影響範圍遍及當時清朝十八省份,其極盛時期太平天國統治的固定疆域有江蘇、浙江、江西、安徽等江南繁華地區,轄下治理人口約有三千萬人。筆者嘗試不以成敗來論英雄,希望透過對當時的政治體系、社會環境、文化制度、宗教信仰以及人性欲望等多面向的角度來帶領讀者一窺天國的奧秘。
三是重申終究這是一本歷史小說而非學術論文,書中若干角色的人設雖以歷史人物為藍本,但是故事始終為虛構。對於角色性格的描寫,來自於筆者的研究與推測,不足之處祈望諒解。謹期待同好們讀過此書以後,有所收穫、有所娛樂、有所惆悵、有所神往,並懇請不吝給予筆者批評指教,衷心感謝。
本書能順利完成出刊,特別感謝內人婉兒辛苦的協助校稿訂正,國際級大師靖淞傾力相助繪製封面大圖、暖心插畫家敬永義不容辭地協助插圖設計,以及許多好朋友的鼓勵,銘感不忘。並將此書獻給最照顧我的哥哥、最辛勞的母親與在天上的父親作為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