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述說差會的歷史 / 魏外揚
本書是內地會創立一百週年的簡史,出版於1965年,如今內地會薪火相傳已超過一百五十年,我們為什麼還要出版這本為一百週年而寫的歷史,究竟有什麼意義呢?我認為這樣至少可以彌補一點華人教會過去對於差會歷史的忽視。幾十年來,雖然我們出版過不少內地會宣教士個人的傳記,例如《戴德生傳》、《我成了一台戲》、《韓婆婆傳》、《劍橋七傑》等,也帶來巨大的影響,但是我們對於這個差會較為全面的認識顯然不足。
在眾多來華差會中,內地會是一個比較重視出版傳記、歷史的差會,所屬的宣教士中,優秀的作家也不少,本書作者、劍橋大學畢業的賴恩融就是其中之一。1929年,賴恩融回應內地會緊急徵召200人的專案來到中國。1936年與內地會元老祝名揚的孫女祝美蘭結婚,抗戰期間遷往貴州安順,得以接觸許多因戰爭遷往大後方的大學生,並且帶領多人信主。戰後賴恩融遷往北京,定期在天壇附近向流亡學生傳福音,並協助成立學生團契,造就許多年輕學生的生命,其中好些更成為日後的屬靈領袖。賴恩融回英國後始終關注中國教會,除了組織祈禱會、演講會,也寫過多部關於中國教會歷史的著作,包括《宋尚節傳》、《風雨中的教會》、《中國教會三巨人》、《萬有主宰》等書,以及這本《不可能的信心》(A Passion for the Impossible)。
我一向認為,優秀的歷史著作,應具備數字、名字和文字這三個要素。所謂數字,是指提供正確的數字,例如納粹政權屠殺600萬猶太人、日本軍人在南京屠殺30萬中國人,如果有人根本就不相信這些數字,還談什麼反省與道歉呢?所謂名字,是指舉出當事人的名字,他們是一個個有名有姓、有血有淚的人,而不是冰冷無情的統計數字。所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越戰紀念碑上,刻有5萬多個陣亡軍人的名字,而且還不斷增補上去。所謂文字,是指講述當事人的故事,各人經歷雖然不同,卻都有令人感動與感慨的地方。從數字、名字到文字,這就是研究教會歷史的過程與意義。賴恩融寫的這本內地會簡史,在數字、名字、文字這三個要素方面都有相當的著墨,因此我認為是一本簡明扼要卻又激勵信心的史書,值得加以推薦。
本書當然也有缺點。也許由於賴恩融在撰寫本書時,自己仍是到處奔走、全力推動宣教事工的一員大將,因此查證文獻的功夫略顯不足,所以書中出現一些年分、事實上的錯誤,藉著這次中文版翻譯出版的機會,已由譯者、編者盡量加以修正。
走進較有規模的神學院圖書館,可以發現書架上陳列不少差會的歷史,有些內容涵蓋全球各地,有些單獨講述在中國的發展。可惜這些著作極少譯成中文,使得在宣教歷史這個領域中,差會史成為最冷門的部分。因此本人期盼,除了這本內地會的簡史得以中譯出版外,將來會有更多的差會史經由創作或翻譯而出版。〈詩篇〉78篇4節教導我們「要將耶和華的美德和他的能力,並他奇妙的作為,述說給後代聽。」透過述說差會的歷史,我們可以見證神的確是歷史的主宰,在歷史中彰顯祂的美德、能力和奇妙的作為。
前言
1965年6月25日是中國內地會〔China Inland Mission;譯注:簡稱「內地會」。1965年改稱「海外基督使團」(Overseas Missionary Fellowship)〕成立一百週年紀念日。戴德生正是在那個日子定下劃時代的決定,成立一個以福音遍傳中國為宗旨的差會。耶魯大學賴德烈(Kenneth S. Latourette)教授形容戴德生是「歷來最偉大的宣教士之一,也是19世紀因宗教或者世俗目的而來到中國的外國人當中,最具影響力的四、五個人之一。」戴德生在中國所成就的,可說是等同於李文斯頓(Livingstone)在非洲以及克理(Carey)在印度的成就。在他及其同工的努力下,西方世界得以進入中國內陸神祕又遙遠的省分,補足耶穌會和其他羅馬天主教差會以往在這方面的成果。他們深入西部,直到西藏,進入西南方住著150個少數民族的深山,又往西北進入新疆和蒙古。在這些努力下,新教事工得以遍及所有中國族群,並為基督教會奠定穩定的基礎。其他差會各在適當時機參與建立教會的使命,但內地則獲得在幾乎所有中國內陸省分率先播下福音種子的殊榮。沒有任何一個羅馬天主教與新教機構,曾經差派這麼多的宣教士前往中國。這段時期,基督教的傳教運動,在中國帶來的歷史影響雖不易評估,但非常深遠。
賴德烈說:「在基督教整個傳教史上,內地會佔有非常獨特的地位。」1865年之前,幾乎所有差會都直接隸屬於各個傳統宗派。這個新差會從一開始就超越各宗派,後來又成為跨國差會。從那時起,順利促成各宗派攜手合作達一百年之久。內地會的背後,沒有任何宗派或者大型教會機構的支持。在初始階段,戴德生沒有什麼當權或富裕的朋友。內地會成員表示,他們在財務上完全倚靠上帝的供應。後來,其他差會在屬性與財務上也採取類似的原則。如今,遍佈在各大洲的跨宗派差會遠超過宗派差會,他們所聚集的宣教士人數,可能超過以往所有傳統教會差會的總和。就這樣,戴德生引發起一波巨大的浪潮,並且對整個世界所造成的深遠影響,已超過他所創立的內地會。
戴德生在年輕的時候,便有心測試基督教所信靠的上帝是否會實現祂在聖經中所應許的一切。他願意親身實驗。上帝一再向戴德生清楚證明祂確實會回應單純坦率的信心。戴德生的信心隨著操練而成長,他整個生命便是建立在一段簡潔清楚的信條上:「世上有一位真神。祂已經藉著祂的道說話。祂言出必行;而且祂有能力也願意實踐祂所應許的一切。」戴德生在歷史上的地位是:他是信心堅定的偉人,願意為上帝的應許而獻上自己的一切。
救世軍也在1965年慶祝成立一百週年,其創始人卜維廉曾經說:「上帝深愛那些滿腔熱血,知其不可為而為的人。」戴德生正是這樣的人。只有鐫刻在倫敦北部內地會總部大門上的格言才能說明他為何能夠完成所有的豐功偉業並創立內地會(他的不朽之作):「信靠上帝。」(Have faith in God)因此,內地會一百週年紀念就是向這個充滿懷疑的世界作見證,證明上帝確實存在,祂不但活躍在這個世界上,而且祂依舊回應那些積極信靠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