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架發光,有些人看見,有些人看不見,也有人假裝沒有看見。香港教會是否也看不見?十架是愛的象徵,有些人接受這愛,有些人不接受。
當前的教會的十字架是否有神的愛,有神的公義?神的國又是否在其中呢?當教會擁有金錢和權力,並成為建制,卻忽略了愛和公義,就是徹底不認識十字架的真理。十字架召喚我們去背負,那是一種落實的生活態度;十字架也是踐行,是每一天的生活,是共融的團契,更是在洪流中選擇去佇立。這樣站著,站出了一份寧靜,一種謙和但誇勝的態度!
「當我們的處境陷入失控的狀態,作者依然堅持操練默觀與行動結合的靈性生命,成為現世背十架的默觀者,並娓娓細訴其委身、掙扎、省思的歷程。社會參與要求我們以公義、憐憫在社區深耕細作,但默觀基督潛移默化的生命亦影響周遭的人,二者不可分割。他強調默觀基督的屬靈操練,配合十架精神的實踐,尋求群體在基督裏的共融:破碎者與健全者的共融、受壓者與被釋放者的共融。十架意味著犧牲,以犧牲換取共融,與受苦的人站在一起。十架塑造新造的人整個民族和國家的更新,需藉十架形塑,並藉一代一代持續的背負和深度的承擔。誠哉斯言。」
——黎海華女士
阡陌文學工作室總監
「十字架的縱向軸不僅貫穿了耶穌的生、死、復活與再來,它也在不同的歷史處境展現橫向的的意義:教會不斷讓救贖的恩典轉化自身與所處的時空。誠意推薦此書。」
——潘怡蓉博士
中國神學研究院助理教授
「蔡牧師滿有牧者心懷,字裏行間處處表現出對年輕人的同理心和對社會公義的執著,值得尊敬。加上他對屬靈操練的洞見,令本書多了另一種面向。」
——王少勇牧師
基督教會活石堂(九龍堂)堂主任
「這文集反映蔡牧師科際統合的能力。靈修固然是他的關注,但靈修並非只是技巧操作,他以十架神學作為骨幹,架構一種具踐行性及公共性的靈修神學,值得一讀。」
——趙崇明博士
香港神學院副教授
「本書不單是一逆權歲月的靈性印記,也是一份經過時代試煉的屬靈資產,讓你我每一位天路客都細味思量——那足以使人走過現世種種驚濤駭浪的信仰力量,為何源於古舊十架?」
——羅民威先生
香港基督教《時代論壇》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