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部阿美語新舊約聖經於1997年問世,至今已20餘年,在台灣聖經公會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族母語聖經翻譯審議小組支持下,阿美族三中會成立聖經翻譯小組修訂,經過7年努力於2019年底出版「阿美語聖經新約附詩篇箴言現代中文譯本並排版」,預定3月3日於’Amis(阿美)中會Fata’an(馬太鞍)教會舉辦「阿美三中聯會出版阿美聖經感恩禮拜」,由阿美三中聯會主席Nikar Namoh(徐美花)牧師主禮,長期協助的聯合聖經公會翻譯顧問麥煜道(Paul McLean)牧師亦將出席分享。
翻譯小組成員之一Iwan Sing(一萬・星)牧師表示,2004年醞釀的修訂計畫,2012年底終於付諸行動。世界各種語言每10年就會有一些轉變,此次修訂是希望聖經裡的用詞更貼近現在阿美族人使用的語言。Iwan Sing坦言,參與者均是現職牧者,散居於台北、台中及花東等地,如何找到共同時間已是一大難題,密集修訂時的交通、飲食及住宿等經費更是龐大支出。此外,翻譯小組成員來自不同區域,各自代表5個主要的方言群,有些單詞在不同區域有不同用法,每個人都想留下自己的語言,如何協調也花費許多時間討論。
此次修訂在新約每本經卷增加註腳,修訂書卷的簡介並增加提要內容,並統整共觀福音、比較經文及專有名詞,詩篇增補作者介紹、曲調及由來。Iwan Sing表示,過去因地理限制,不同書卷由不同譯者負責,造成用字遣詞及表達方式不一致,此次使用軟體Paratext編輯,可協助找錯字或不一致的部分,還可讓牧者在家作業,在雲端針對同一段經文表達意見,碰面時再討論解決,避免彼此推翻的情況,節省許多時間。
Iwan Sing指出,1997年的版本有部分漏譯或多譯,有些語句是阿美語的習慣,但可能已偏離聖經的原意,以馬太福音12章20節:「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為例,原本阿美語聖經譯為:「祂要溫柔對待軟弱的人,祂憐憫那些有殘缺的人。」或許仍近似聖經原意,但已摻雜譯者自己消化經文後的感想。此外,阿美語很難表達抽象名詞,需要繁複地解釋,原本華語只有十個字,阿美語可能得用上二、三十個字,此次重譯也精簡,試圖更精確地表達原文本來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