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散文(寫愛情、家情、國家民族情):
親情
1. 學做爸爸的歲月
2. 給女兒苕華的信(一至三)
3. 我的小女兒(一至四)
4. 紀念曉華去世的兩篇文章
5. 樹欲靜而風不息
6. 岳父的印象
7. 離別
愛情、婚姻
男女、夫妻戀情——
1. 枕邊人
2. 浪漫不再
3. 婚後柔情
4. 問問女人,問問男人
5. 厭夫,厭妻
6. 冤枉
7. 冤家
8. 埋單
9. 婦唱夫隨
理解女人——
10. 女人的情感世界
11. 魔鏡與受哄
12. 候機室的她
理解男人——
13. 男人的幻覺
14. 婚外情
15. 引誘
16. 男人的怕
17. 啞男
18. 新歡
19. 小心男人
20. 消防員的故事
21. 獵鹿者的故事
文化邊緣人
從家國情到進入西方世界——
1. 另一個世界的青年
2. 愛恨中國人
3. 劉平遇賊
4. 沈冤得雪,初露曙光──寫在「南京大屠殺」六十周年前夕
5. 我的中國夢【《基督日報》2005. 9】
6. 樂意做個邊緣人
7. 在狹縫中的下一代
8. 有中國傳統的下一代
9. 有西方傳統的下一代
10. 他們在北歐長大
11. 金髮的中國迷
他國的美與醜、厭與樂——
12. 牛津留痕
13. 牛津的孤單
14. 樓上樓下
15. 英倫三論(之一):「小器種」情結
16. 英倫三論(之二):「大鼻子」情結
17. 英倫三論(之二):「賤」、「格」
18. 失落的一代
19. 微笑
20. 寵壞孩子綜合徵候
21. 「港人治加」——我的發夢政綱
22. 我愛
23. 我的左鄰,我的右里
24. 歐城憶思
25. 紅燈
26. 望洋
27. 日本姑娘與俄國舞男
28. 日本人——緊張、誇張和矛盾
29. 日本人的控制慾
人生的點滴反思
1. 偏見
2. 看見
3. 愛與欲
4. 愛是代替
5. 「夠用」經濟學
6. 「夠用」權力學
7. 公眾人物
8. 興趣
訪問,報導:
1. 溫偉耀——處身好丈夫與好爸爸的夾縫【《明報》1996. 7. 19】
2. 溫偉耀——兩個女兒,一個天才,一個白痴【《壹週刊》1999. 4. 23】
3. 溫偉耀——誠心抗厄運【《快週刊》2001. 12. 20】
4. 專訪溫葉麗芬——溫偉耀背後的心田【《越網》1997. 7】
信仰及神學:
從現代到後現代
1. 後現代主義
2. 論基督宗教的可現代化性格
3. 崇基神學的後現代性格
神學的思考
1. 我為甚麼要成為基督徒?
2. 神作為一位有情意的無限他者
3. 神學研究與基督宗教經驗:一篇嘗試為漢語神學研究者定位的學術報?
4. 作為跨文化的「漢語神學」
與社會、政治對話
1. 金錢的神學與靈修學:從西美爾到田娜與顧超
2. 犧牲與受苦的愛——「小康」而又「和諧」的社會如何可能?
3. 論基督宗教的社會積極性——宗教社會學與宗教社會心理學的考察
4. 政教分離:誤解與釐清
中國文化、哲學
1. 漢學:作為古典研究及其當代意義
2. 儒學:基督教與宋明儒學
3. 道家:境界與修養工夫
4. 佛學:天台宗與華嚴宗的判教
基督教靈修學:
1. 如何在祈禱中分辨出神的聲音
2. 《心靈愛語》
3. 開放與委身
4. 「凡俗化」的衝擊:生命的「實然」(Is)與「應然」(Ought)
5. 誰富裕?誰貧窮?——盧雲的解放靈修學
6. 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爸信主的奇妙經歷
7. 無懼、無愧、無憾的人生
英文文章:
1. "Fear of the Lord" as the Beginning of Wisdom: An Asian Reading of the Book of Proverbs
2. Chinese Religions
3. Logo & Poster Design Exhibition: "Racial Harmony in Canada" Hits a High Note
附錄(早年的作品):
1. 晚上的天空為甚麼會黑暗?
2. 毛澤東的辯證法唯物論——「實踐論」、「矛盾論」
3. 溫偉耀的「生命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