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希望、尋回希望的藝術史
人文主義興盛後,神聖逐步被遺忘。若干藝術家基於自身的信念與處境,以畫筆創造屬於他們時代的神聖及信仰高度,帶給世人一道希望之光。
中華基督教禮賢會傳道人、攝影藝術工作者 馮君藍:
今日基督教在西方的主流文化中被邊緣化,甚至成了不成文的禁忌,使得討論西方美術家或美術史的專論,總是有意無意地淡化基督信仰在西方社會、在藝術史上對創作者的內在生命及其作品的影響。
{神聖的遺忘}這部爬梳西方兩百年間美術發展的著作,正彌補了一段西方美術史著作中被閹割了的那一部分。這本書透過西方美術去省視法國大革命、工業革命以至柏林圍牆倒塌的這些年間,世界人心曾經有過的信仰、嚮往、掙扎與失落。而這兩百年間的歷史與我們今日世界的狀貌,是緊密銜接、息息相關的。
淡江大學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副教授 戴佳茹:
{神聖的遺忘}一面是講述藝術形式與風格之革新、記述眼底社會風貌的面子,一面是表達藝術家內心奔騰的情感、個體對信仰的認知的裡子。其中讓我讀來深覺入味的,草過於描寫藝術家的生命故事,看他們面對外在世界和內在信仰之間的情感糾結,以及對生命終極意義的困惑與尋路。捧著這本書,除了書中飽含的力量,隱約還散射出一分撕裂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