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修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監修者的話
前言 檢視生活習慣,不依賴藥物更健康!
第一章 從事藥師後才知道的事──慢性病是藥物治不好的
從姐姐身上學到生命的重要性
醫學不斷進步,為何病人卻不斷增加?
「代謝症候群健診」讓服用藥物的人大幅增加
數字的魔法讓「病人」大幅增加
用藥來降低數值並不代表「治癒」
「腳氣病」與「征露丸」──起因於權威的悲劇
對人的身體而言,藥是「異物」
在醫療現場感受到的強大矛盾
褪下白衣,朝「不用藥的藥師」的目標努力
發生在我身上的奇蹟
疼痛是身體發出的「SOS」
藥物會破壞免疫力
藥物如何發達也無法終結與疾病的對抗
第二章 您必須知道的藥物與醫療的世界──「數值」不斷製造出新的病人
膽固醇真的對身體不好嗎?
堅持無農藥蔬果卻拼命吃藥
為何藥害問題會不斷發生
日本人錯誤的新藥信仰
需要「知情同意」的理由
新藥還是比較多副作用
定期健檢真的是必要的嗎?
恐懼放射線卻不在意磁振造影或香菸令人不可思議
不吃藥後「癌症」也跟著消失?!
相信自己的自然治癒力
第三章 不依賴藥物健康過生活的27個習慣
培養健康過生活的習慣
感受「自己的身體」
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
每天照鏡子看「自己的表情」
用「笑容」製造血清素
意識「肩胛骨是健康的秘訣」
端正自然地站立
感受「步行」的快樂
意識集中全身2/3肌肉的「足部」
特別意識「小腿」肌肉
改變「使用手腳的方法」
提昇步行品質為1天300步,只走2~3分鐘
Let’s 蔬菜運動!
培養跟蔬菜一樣充滿生氣的身體!
豌豆樹運動──柔軟肩胛骨周圍
發芽運動──調整體幹
踩麥運動──鍛練腿部,讓您走得美麗
感受「飲食」的美味
「飲食」而不是「攝食」
⑪不受卡路里神話左右
⑫避免極端「減肥法」
⑬選擇食物要考量「自然」或「不自然」
⑭提醒自己「吃八分飽」,但也不須過度限制
⑮用餐時邊照鏡子
⑯偶爾讓內臟休息,傾聽「身體的聲音」
⑰注重「感食」
更加感受日常生活的美好
⑱確實養成「用鼻子呼吸」的習慣
⑲「深呼吸」3次讓副交感神經
⑳花時間「泡澡」
㉑5項基本習慣創造「優質睡眠」
㉒還是要「戒菸」
㉓改善控制免疫七成的「腸道狀態」
㉔在日常生活中多接觸「日光」
㉕重視「言靈」
㉖記錄每天的「雀躍」
㉗不受「健康」左右
後記
生病一定要吃藥嗎? 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 張天鈞
許多年以前,很多病人死得很不應該,因為那時候沒有好的藥物來治療,例如:英國詩人濟慈年紀輕輕的就死於肺結核;又如台灣著名的雕塑家--黃土水就死於腹膜炎。這些人在現代,由於醫療科技的進步,都不會這麼早死。可是藥物的發明是不是暗示我們,一切疾病都要依賴藥物呢?甚至養生也是一樣?
很有趣的是,這一本由藥師所寫的書籍《不依賴藥物的27個健康提案!》,就是要告訴我們,自己的健康維護有時候比吃藥還重要,過度的仰賴藥物,有時候對健康反而不好。例如維他命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研究文獻已經清楚地告訴我們,過度的服用某些維他命,對生命不但無益,甚至有害。
胰島素的發明,對第1型糖尿病是很重要的救命藥物,因為不注射胰島素就會因為酮酸中毒而死。但代謝症候群這種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疾病,自己卻要負很大部分的責任。因為這與過度的飲食、不運動,有密切的關係。健康檢查可以讓這些三高症發現的機會增多,但如果馬上讓他們吃藥,卻不對他們進行營養及生活指導,也就是現在流行的名詞「衛教」,這在繁忙的門診,常會被忽略,其實是十分不應該的。如果能做到生活上的改變,除了可以減少藥物的使用,也可以替國家省下很大筆開銷。
但是,是不是什麼病都不需要吃藥呢?答案也非如此。有些時候,不吃藥是會致命的。例如糖尿病發生克白氏感染產生的肝膿瘍。這時,除了糖尿病的控制,也要使用抗生素來治療。但治療後的糖尿病控制,除了藥物以外,就需要生活上的保養。因此我們對藥物適當的使用仍是必要的。
這一本《不依賴藥物的27個健康提案!》,是站在藥師的角度來談醫療的事情。本書最精彩的是,他寫出了現代醫護人員應有的觀念,也就是不要一切都依賴藥物。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和適當的飲食,十分重要。
最後,我覺得很有趣的是,這一本書用插圖來介紹如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使讀者比較容易吸收,也願意接受知識,例如吸菸的壞處,他用一張圖就描述出吸菸可能帶來的影響。這讓我想到我於二○一四年,在保加利亞參加的歐洲肥胖會議,有一位演講者就用了一句很重要的標題,叫做「糖尿病會讓人失能,但吸菸卻可讓人死亡(Diabetes disables, Smoking kills)」。
這年頭我發現在百貨公司要找到書店愈來愈不容易了,我很佩服城邦出版集團‧原水文化為了大家的健康,願意為我們出版這一本好書。雖然我在門診或在病房迴診時,會跟病人強調生活習慣的改變在健康照顧的重要性,但有了這樣的一本書可以參考,對大家將十分有助益,也和我的理念剛好相符合,因此我樂意為之推薦,並寫序。
推薦序
揮別過度依賴的醫療,重拾健康生活! 吉胃福適創辦人、綠色大帝總教育長 王康裕
元旦前夕接到出版社的電話,請我為本書寫推薦序,堪稱為新年度最好的禮物。作者 宇多川久美子,與我有相同的背景,都是藥師出身,執業到一段時期後,轉行以正確的飲食作息,推廣不吃藥的生活。宇多川久美子藥師與本書的監修安保徹教授,都是日本推廣不依賴醫療(含藥品,檢測等)的免疫學名醫,互動多年後,合作推出這本作品《不依賴藥物的27個健康提案!》。
宇多川久美子不依賴藥物的系列書籍,還有《吃薬會生病》(暫譯)、《藥師不吃藥》(暫譯)、《感食減重法》(暫譯)等,都在為愛吃藥的日本人節省一些不必要的費用,擁有為數衆多的粉絲。
本人於59 歲時從溫哥華旅居歸國,從藥界跨行到有機,自然,環保的領域,開始推廣不依賴藥物的飲食作息,並陸續寫了《不用刀的手術》、《非常識低溫烹調》、《不吃藥的藥師》等書,因此,在北醫50 周年慶,北藥No.1 的活動上,班長對藥學系的學弟們,介紹我是不務正業的藥師。
徹底了解自然療法、免疫學及不依賴藥物的理念,要歸功於二○○一 年,應邀審訂安保徹教授的名著《非常識醫學書》後的心得, 從此徹底體會到自律神經平衡的重要性,以及大腸是人體的第二腦,小腿是人體的第二心臟等概念,不再神經兮兮的反覆做複雜、不必要的體檢,並養成如本書作者所推廣的慢食,輕斷食,泡澡,散步,腹式呼吸,小腿按摩,早上曬太陽等養生的習慣。
作者是日本國際感食會的理事長,在醫院執業第一線藥師多年後,看見醫療(含檢測,藥)的破洞,赴美進修營養師,回國後,以正確的飲食作息及概念倡導不依賴藥物的生活習慣,藉以提高自體免疫力,來根治癌症等生活習慣病。書中的27 種健康生活術,都有其明確的學理邏輯,讓人們樂於執行並養成生活中的好習慣,其中我最欣賞的是飲食篇裡,「感食」這兩個字的用詞。中文好像沒有感食這句話,直譯是感覺飲食,意譯是對食物的來源,心懷感激,用這種心態享用,並透過用餐的內容,地點,時間,伴侶互動,來促進食物進入人體的消化,吸收,利用,排泄的效率。
感食的概念及習慣是我的強項,但是一直無法像作者宇多川久美子這樣,一語道盡它的精髓,我在推廣來自大地的五種根莖蔬菜汁時,習慣跟我的粉絲們說:「小口喝,懷感恩的心,品嚐來自大地的精華液。」最近帶著中廣新聞網《心靈的春天》節目的長青協會粉絲們,遊覽以能量有名的惠森生態農場,在一塊荷蘭地質學家鑑定過──地球上最有能量的地方,請他們懷著感恩的心,小口品嚐地球上最有能量的根莖汁,粉絲們不知不覺揮手運氣,感受能量,臉上充滿幸福感的表情,現在回憶起來,正是作者宇多川久美子書裡所提及的「感食」所帶來的效果。
書中另外一篇精采的文章是「膽固醇真的對身體不好嗎?」,膽固醇恐懼症,聽說是當年美國政商合作,推廣基因改造的黃豆,葵花籽,玉米提煉的沙拉油,搭配降低膽固醇的藥品,過度宣揚所產生的副作用,現在許多垃圾食品,都以含零膽固醇來掩飾其不健康的成分,讀者細讀本篇後,就會恍然大悟,了解其真相了,目前台灣膽固醇恐懼症,服食降膽固醇藥品的人很多,當然也引發了很多的副作用,不得不讓人戒慎恐懼。
閲讀本書時,請一併閲覽國際感食會的網站,不懂得日文沒有關係,至少能看到充滿活力,笑容燦爛的作者宇多川久美子,模仿她充滿青春活力的養生操,本人一面構思推薦本書時,一面揮手搖肩,學習她的動作,覺得格外的神氣清爽,期待本書能讓讀者揮別過度依賴的醫療,過著如作者所推廣,運動第一,飲食第二,吃得美味,走得快樂,感食,感性的健康生活。
台灣人跟日本人一樣,對醫療、藥物依頼的人很多,期待本書的發行能對國人的健康及修正過度浪費健保資源的習慣,有所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