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資料

揮霍的上帝-恢復基督教信仰的核心(袖珍隨身版)

作者 : 提摩太.凱勒(Timothy Keller)

出版社 : 希望書房

商品語言: 繁體中文

裝訂:

貨品尺寸/規格:11 X 18 cm

限制數量:

供貨狀態:

譯者 : 希望之聲

出版日期: 2012/06/01

頁數: 206

適用分類: 全

運送條件: 不拘

(商品可訂購,結帳後立刻為您進貨,請安心訂購)
NT$225 NT$250 折扣: 9 折
數量:
加入追蹤清單
分享:
在紐約暢銷書作家提摩太‧凱勒(Timothy Keller)出版的第一本著作《我為什麼相信》(The Reason for God)中,新聞週刊《Newsweek》盛讚提摩太‧凱勒(Timothy Keller),為「二十一世紀的魯益師(C. S. Lewi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在《我為什麼相信》(The Reason for God)中,他提出了理性的闡釋說明為什麼我們要相信上帝;而現在《揮霍的上帝》(The Prodigal God)裡,他引用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基督教寓言故事,揭開一個關於盼望與救贖,令人意想不到的啟示。

  提摩太‧凱勒(Timothy Keller)擅長以知識份子的思考模式來了解基督信仰,解開鎖藏在熟悉普通的比喻背後,主耶穌寓意的精髓。在這個比喻中,主耶穌顯露了上帝揮霍的恩典,是為了反宗教者和道德人士,這本書將挑戰所有的敬虔者和懷疑無神論者,用全新的角度審視基督信仰。

名人推薦

美國JM EAGLE公司總裁-王文祥

  「這本書我已閱讀過數遍,每一次的閱讀都加深我對上帝的認識,尤其是祂那無條件的愛、恩典與憐憫。這是一本必讀的好書。」 
 提摩太.凱勒 Timothy Keller

  出生成長於賓系福尼亞州,畢業於巴克納爾大學(Bucknell University)、戈登-康維爾神學院(Golden-Conwell Theological Seminary)、威敏斯特神學院 (Westminster Theological Seminary)。初期牧會於維吉尼亞州霍普威爾市(Hopewell, Virginia)。一九八九年與妻子和三個兒子於曼哈頓(Manhattan) 創立救贖主長老教會 (Redeemer Presbyterian Church)。目前主日固定聚會的會衆人數六千名,並在世界各地開拓建立一百多所教會。作者現與家人居住於紐約,並同時著有《揮霍的上帝》(The Prodigal God)和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的《我為什麼相信》(The Reason for God)等。
引言
一則比喻

第一篇
圍繞在耶穌身邊的人

「都挨近耶穌,要聽他講道」
兩種群眾
為什麼人們喜歡耶穌,卻不喜歡教會

第二篇
兩個失喪的兒子

「一個人有兩個兒子」
失喪的小兒子
小兒子的計畫
失喪的大兒子

第三篇
重新認識「罪」

「我服事你這多年」
兩種尋求快樂的方法
兩個失喪的兒子
更深的認識罪
兩個人都錯了;兩個人都蒙愛

第四篇
重新明白失喪

「大兒子卻生氣,不肯進去」
憤怒與優越感
為奴與虛空
哪些人需要明白這些道理?

第五篇
真正的長兄

「兒啊!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
我們需要什麼?
我們需要誰?

第六篇
重新定義盼望

「他往遠方去了」
我們對「家」的渴望
回頭的困難
歷史終了的饗宴

第七篇
天父的饗宴

「他回來,離家不遠,聽到作樂跳舞的聲音」
救贖是可體驗的
救贖是實質的
救贖是屬個人的
救贖是共同性的
芭貝特的盛宴

 第二篇
兩個失喪的兒子
「一個人有兩個兒子」

失喪的小兒子


若是將主耶穌所說「浪子的比喻」的標題,改為「兩個失喪兒子的比喻」,可能最為切題。它的劇情有兩幕:第一幕是「失喪的小兒子」,第二幕則是「失喪的大兒子」。

第一幕始於一個簡短卻令人震驚的要求。小兒子來到父親的面前說:「請你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當時,在場的會眾聽到這樣的要求,必定相當錯愕,並不是小兒子不能期待「分家產」,而是分家產這件事,只能在父親亡故之後,才得以進行。當時的習俗是:父親過世後,長子可以分到其他子女所得之雙倍的遺產,亦即一個父親若有兩個兒子,長子可以分三分之二的產業,次子則分得三分之一。

但是,故事裡的小兒子卻在父親仍在世時,就開口要求分家產,這真是大逆不道之舉!父親還在世就提出這樣的要求,就等同於公開希望父親現在就死去之意。說穿了,小兒子一心只想要得到父親的產業,並且打從心底不在乎父親這個人。他和父親的關係維繫,只剩下企圖分得財產的目的,而此時此刻,他也厭倦了這樣的關係,不想再等待了。於是他說:「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吧!」

接下來,父親的反應卻比小兒子的要求還令人震驚。在當時,那是一個極度父權主義的社會,人們十分看重敬老尊賢的禮儀,特別對於自己年長的父母,更是萬般敬重。在傳統的中東社會,對於這樣不肖逆子的處置,一定先是一頓毒打,再將其逐出家門;然而,這位父親並沒有這樣做,他只是「單單把產業分給他們」。為了要瞭解這裡所表達的意涵,我們要注意到「產業」,這個字的希臘原文是用 bios,意思是生命,而希臘原文卻沒有使用另一個更可以表達財物的字眼,這是為什麼呢?


這位父親的財富大部分應該都是不動產,為了給小兒子三分之一的產業,他必須賣掉相當多的土地持份。我們這些習慣都會生活、機動性高的現代人,很難理解在那時代土地與人們之間的緊密關聯。羅傑斯與漢默斯坦(Rodgers and Hammerstein)的著名音樂劇「奧克拉荷馬(Oklahoma!)」中有一句話說:「噢!我們知道我們屬於這片地土,我們所屬的地土是宏偉的!」留意這句話,不是土地屬於他們,而是他們屬於土地。這說明了以前人們的身份地位,是與他們的所在地域、他們的土地緊緊相連,失去土地就好像失去個人的身份和社會地位。在現代社會中,我們都聽過有些有權有勢、事業成功的總裁們,男女皆有,為了親自照顧受傷或需要陪伴的孩子,便毅然決然地放棄所有事業。以上這兩個比喻雖非完全相似,但這位父親所做的,也正是這樣的事。

仔細思想,這個小兒子的要求,其實是要父親撕裂自己的生命,而父親因為深愛兒子的緣故,也如實照辦了。在當時的中東地區,圍繞在主耶穌身旁的聽眾,應該從未聽過有任何一位父親會以愛來回應,但是,這位父親卻強忍著被藐視羞辱、被拒絕的傷痛。通常,當我們去愛人卻遭拒時,我們會生氣、想報復、會想盡辦法減少對那人付出的愛,以求不再繼續痛苦,但是這位父親卻仍然持續地愛著兒子,並概括承受所有痛苦的煎熬。

小兒子的計劃

現在來到第一幕的第二景。

小兒子去了「遠方」,過著毫無節制的生活,浪費了所有貲財,最終,當他窮困潦倒到只能與豬同住在污泥中時,他才「醒悟過來」,開始為自己籌劃未來。首先,他告訴自己,要回到父家那裡,承認自己的錯誤,因他心裡明白自己早已喪失了「兒子」的身分與資格。第二,他想懇求他的父親:「把我當作一個雇工罷!」。

這是一個具體且明確的請求。當時的「僕人」是住在主人的莊園中工作,而「雇工」則是住在附近村莊,靠著技能工作賺錢。許多解經家認為,小兒子原本打算以「雇工身份」度過下半餘生。小兒子使父家蒙羞,辱及整個家族社會,對地方鄰里而言,他也正如他父親所說的一樣,早已是「死的」。猶太拉比教導,一個人若觸犯社會的規範,光憑口頭道歉於事無補,必須要有所償還。小兒子原本想說:「父親,我知道我沒有資格再回到這個家。但是如果您允許我跟著您的雇工當學徒,我可以學習技能並賺錢,至少可以向您償還我的債務。」小兒子在豬圈裡反覆演練著台詞,當他覺得自己已經預備好時,便收拾行囊踏上回鄉歸程。

我們來到第一幕的第三景,也是最後一景,非常戲劇化,小兒子終於快到家了。他的父親看見了他,飛奔急跑,直接奔向他!按照規矩,有地位的中東父親是不奔跑的,孩子們會奔跑、婦女們會奔跑、少年人會奔跑,但家族的大家長、社會中有威嚴的士紳、擁有大片家產的地主,是絕對不奔跑的。但是這個父親卻為了他深愛的兒子,做出有失體統之舉:「他拎起長袍、露出雙腿,像孩子似的向前狂奔,奔向他的兒子,真情流露,緊緊的抱住他,親吻他。」

父親這突如其來之舉,讓小兒子驚嚇不已。他驚慌失措地企圖要按照原訂計劃,進行贖罪告白,此時,他的父親卻打斷了他正想說的話,父親不僅不理會他所要說的,吩咐僕人說:「快!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來給他穿上!」這位父親到底要表達什麼呢?

所謂家裡上好的袍子,應該就是父親自己的袍子,這無疑表明是要讓小兒子恢復兒子的地位。父親的動作彷彿是說:「我不需要等到你償還你的債務,也不需要你卑躬屈膝乞求,你不需想盡辦法才能回到家中,我現在就可以帶你回家。我要用我的地位及榮耀來遮蓋你一切的赤裸、貧窮及缺乏」。

接著,父親立刻吩咐僕人們預備盛宴慶祝,宰肥牛犢作為主菜。在當時,一般三餐飲食中是沒有肉類的,肉是奢侈佳餚的表徵,只有特殊節慶宴會才得以預備。而在肉類中,又屬肥牛犢為最稀有的珍饈,唯有全村一同歡慶,極為重要盛大或宴席場合才得入菜上桌。因此,消息很快地傳開,這裡即將有一場佳餚滿席、歌舞同樂的盛宴要舉行,為要慶祝小兒子重新歸回家庭與社會中。

這故事真是十分戲劇化!在第二幕,父親尚未開始去處理大兒子那更複雜充滿苦毒的屬靈狀況時,第一幕卻以令人震驚的信息挑戰了大兒子的思維模式:上帝的愛和饒恕,能赦免並挽回一切的罪孽及過犯,不論你是誰或做了什麼,不論你是否曾故意壓迫人,或甚至殺過人,或如何地糟蹋虐待自己。小兒子始終知道他父家「口糧有餘」、「恩典豐沛」。沒有任何的罪惡是父親的愛無法饒恕和遮蓋的,沒有任何的罪可以與他的恩典相匹配。

第一幕展現了神恩典的奢侈與揮霍性。主耶穌指出父親帶著愛奔向兒子,不僅僅是在兒子想要重新來過,確實回心轉意之前,甚至是在他說出悔改贖罪告白之前。沒有任何事物,即使是誠心的悔恨,能使我們配得神的恩惠。因為父親的愛與接納是白白恩典,完全不需要你付上任何代價的。

即使父親的愛是如此美好,第一幕還是不能獨立存在。許多解經家,只單獨專注於第一幕時,時常會認為這個比喻的結論與傳統基督教教義相違背。「看吧!」他們說:「這裡沒有提到罪的贖價,好像不需要一個救贖者在十字架上擔負罪債,這位神是博愛,祂無條件完全接納所有人。」

如果主耶穌要傳達的信息真是這樣,故事停在這裡就夠了,但故事並沒有就此結束,顯然主耶穌的信息並非到此為止。第一幕告訴我們上帝的恩典是白白得來的,第二幕則是要闡明這個恩典是付上極昂貴的代價,而這個故事也將進入真正的高潮。

失落的大兒子

當大兒子聽到僕人說自己的弟弟回來,又蒙父親恢復他的地位時,他憤怒至極。現在輪到大兒子要來羞辱父親了。

他拒絕參加這場可能是父親有生以來最盛大、最公開的饗宴。他停留在屋外,公然挑戰父親的行為,這行徑迫使父親必須親自出來向他說話;一個莊園的擁有者、又是宴會的主人,這舉動絕對是讓他顏面盡失。父親開始誠懇地勸服大兒子,但是大兒子仍然拒絕參加盛宴。

為什麼大兒子會感到如此憤怒?他特別針對此盛宴的花費,感到忿忿不平。他說:「你從沒為了我殺一隻羊羔辦宴席,你竟然為了他殺肥牛犢宴客?」其實肥牛犢只是一個象徵,因為父親所付上的代價遠超過肥牛犢的價值。父親讓小兒子回到家中,小兒子再度取得產業繼承權,他可再次得到剩下的家產的三分之一,對大兒子來說,這是非常不公平的事。他忍不住說:「我工作得精疲力盡、銖積寸累,才賺得我所擁有的,但我的弟弟什麼都沒做,他只配被趕出家門,而你卻如此慷慨豐富厚待他!這公平嗎?天理何在?」這是為什麼大兒子要提到自己的紀錄:「我從來沒有違背過你!所以我有權利!」他說:「你應該先與我商量!你沒有資格一意孤行做出如此不公平的決定。」

大兒子的忿怒促使他更加重地侮辱父親。他拒絕用當時文化—特別在公開場合裡,下屬對長輩該有的尊敬稱呼,大兒子並沒有說「尊貴的父親」,而是說「看!」這等於是說「你看你!」在一個視尊敬及順從長輩為極重要的文化裡,這樣的行徑簡直是難以想像!這就如同於我們現今社會中,兒子撰寫曝露家醜的回憶錄,摧毀自己父親的名聲及事業一樣,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最後,在故事的結局,這個父親究竟要如何回應大兒子的公然忤逆呢?在父子對立、劍拔弩張的情況下,父親通常會選擇當場斷絕父子關係。然而,這父親卻以出奇的溫柔回應:「我兒!」他說:「雖然你公然侮辱我,我仍然想要你來參加宴會。我不僅不會與你的弟弟斷絕關係,更不會與你斷絕關係,我鼓勵你吞忍壓抑你的驕傲,進來享受筵席,但這需要你自己親自做決定,你願意嗎?」這真是一個出乎意料之外、充滿恩典與戲劇化的請求。

聽眾們坐立不安,引頸期盼,亟欲想知道這家庭會重新合一並相愛嗎?兩兄弟會盡釋前嫌嗎?大兒子會因這溫柔的邀請而心軟,而與父親和好嗎?

當這些臆測正在我們的意念中閃過,故事卻嘎然而止!為什麼主耶穌不把故事說完,直接告訴我們結局呢?因為這故事的主要對象是那些法利賽人,就是所謂的大兒子們!主耶穌在請求祂的仇敵們回應祂的信息,這信息是什麼呢?當我們愈明白理解主耶穌要傳達的核心信息時,這答案將出現在本書後面章節。簡言之,主耶穌正在重新定義一切我們自以為與上帝連結的方式。祂親自要重新定義什麼是罪、失喪的意義、以及何謂得救的真諦。

 

最近閱覽過的商品

買過這本書也買了

Scr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