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少有人用新約的角度看以色列,大衛.鮑森精闢的解經,將讓你驚嘆神將全世界的救贖和未來繫於以色列的堅定心意和巧妙佈局!
聖經說,神對以色列人和以色列地有祂的計畫和目的,但相信聖經上這些教導的人,卻常遭到批評,說他們大多把時間和注意力放在舊約聖經,而非新約聖經,這其中的確有幾分道理。
既然舊約聖經中超過百分之八十的應許和預言確實都已經應驗了,我們可以簡單地信靠神的信實,相信神對祂的話語是認真的,祂必定說到做到。
這種令人振奮的新研經方式顯示出,無論是以色列人或以色列地,都在神救贖世界的未來計畫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書中引用了新約聖經中的五卷書來詮釋這個重要的真理。
委身於一個建造英國和其他國家教會領袖的巡迴事工,以淵博扎實的聖經知識和超卓的洞見,砥礪信徒回歸聖經、實踐真理,是馳名國際、備受推崇的聖經教師。他的著作等身,包括:《如何帶領初信者:屬靈接生學》(The Normal Christian Birth)、《當耶穌再來》(When Jesus Returns)、《通往地獄的不歸路》(The Road to Hell)、《神為何容許天災發生?》(Why Does God Allow Natural Disasters?)、《約翰福音三章16節是福音嗎?》(Is John 3:16 the Gospel?)《男人當家》(Leadership is Male,暫譯)、《公義的神、公義的福音》(The God and the Gospel of Righteousness,暫譯)(以上中文版皆由以琳書房出版)……等書。另有廣受好評的聖經教學DVD:「新約綜覽」、「舊約綜覽」(GOOD TV好消息衛星電視台出品)
1.馬太福音中的以色列
2.使徒行傳中的以色列
3.羅馬書中的以色列
4.希伯來書中的以色列
5.啟示錄中的以色列
3.羅馬書中的以色列
把聖經分成章節後,產生了許多問題,破壞了我們讀羅馬書第九到十一章的連貫,保羅在這三章中談到以色列,因為分了章節,就讓人誤以為這三章是獨立的,像是羅馬書的一段小插曲或是誤以為離題了。但事實根本不然,這卷書信有一貫的主題,如果把章拿掉,全部放在一起讀,就可以清楚看出這個主題。比如說,在「所謂的」第八章最後,說沒有什麼能使我們與神的愛隔絕,可是等一等,猶太人不是已經和神的愛隔絕了嗎?保羅說沒有。你看,如果神能夠違背祂和猶太人立的約,也就能違背祂和基督徒立的約;如果神能棄絕猶太人,也就能棄絕我們。所以保羅立刻清楚地指出,神沒有拒絕猶太人,祂不會這樣做。你看得出這個關聯嗎?
更清楚的是,在第十一章最後,保羅談到神的憐憫,神已經向外邦人彰顯憐憫,以後祂也要向猶太人彰顯憐憫,這是因為神要向全人類彰顯憐憫。然後緊接著,第十二章一開始,保羅就說:「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有沒有看出來?因為分了章,就切斷了保羅這段論述,這是神給他的啟示。
第九到十一章確實和其他章不同。「以色列」一詞在第九章才開始出現,而且在這三章中都有出現(我們姑且稱之為章),所以保羅是在談一個特別的主題,而且他在第九章開始不斷地引用舊約聖經,光是這三章,就引用了卅七處舊約經文。很多基督徒便誤以為:「啊,那幾章是給猶太人看的,都在引用他們的經文。」其實若仔細讀這三章,就會發現這不是寫給猶太人看的,這三章全是寫給外邦人看的,是給我們看的!但這卷書中這小小的一段,卻常被學者和傳道人誤認為獨立的單元,以為想了解羅馬書,並不需要看這一段。這種想法恐怕十分常見。
保羅為什麼在寫給羅馬人的書信中,用這麼多篇幅談以色列和以色列人?為什麼要特別把這些話寫在這卷書信裡?他大可寫在以弗所書啊,畢竟羅馬書就算少了那三章,也已經是最長的一封信了。其實在古代的書信中,羅馬書是最長的一封,其他書信的長度根本就遙遙落後。所以這卷書信既然已經這麼長,他為什麼還要加上這段談以色列的話,而且乍看之下,好像和他主要的教導離題呢?有沒有可能,這三章其實是他整卷書信的高潮,是最主要的重點和目的呢?有沒有可能,這三章是整卷書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在解釋前面所講的一切(第一到八章),以及後面所講的一切(第十二到十六章)?這正是我要向各位指出的,這三章是整卷書信的高潮,前面幾章都是在為這三章鋪陳,後面幾章則是在收尾。
……
保羅有三個重點,大致上分布在第九、十、十一章中,但也只是大致上而已。我想給三個標題,第一個標題是:「以色列過去蒙神揀選。」第九章大多在講這個。接下來在第十章,他開始談另外一件事,談到神古時的子民,第二個標題是:「以色列現在冥頑不靈。」第三個標題是:「全以色列未來必要得救。」第十一章大多在講這個,這是在回顧他自己同胞的歷史,看他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他針對外邦基督徒的驕傲,主要的論述就在這裡。保羅在第九章和第十章,幾乎好像是站在外邦人那邊,假如他寫到第十章就停筆,外邦人一定會以為自己是對的──神已經棄絕祂的子民,如今外邦人是新以色列,神已經讓他們取代猶太人。但保羅沒有停在第十章,感謝神,他沒有停在第十章,他講出全盤的事實,承認以色列過去雖然蒙神揀選,如今卻冥頑不靈。他在第九章說,不是所有的猶太人都是神的以色列,我發現很多基督徒把焦點放在這三章中的其中一章,忽略另外兩章,結果對以色列的看法失衡。
比如說,加爾文主義的神學拿第九章大做文章,我必須承認我不信加爾文主義,而且我要告訴你,加爾文自己也不信加爾文主義!今天的加爾文主義,來自加爾文的接班人伯撒(Theodore Beza),但這是題外話。不過在第九章,我們可以清楚看見神有至高無上的權柄,祂要憐憫誰就憐憫誰,要叫誰剛硬就叫誰剛硬,感覺上好像沒有什麼原則,能不能得救純屬運氣!極端的加爾文主義大多以第九章為根據,他們說,人能不能得救,完全由神決定,神的決定完全不受人的影響。神從帽子裡挑出一個名字說:「我要拯救他。」再從帽子裡挑出另外一個名字說:「我要讓他的心剛硬,讓他下地獄!」這樣曲解其意,簡直就是在誹謗神,分明是表示神不想拯救每一個人,這不是我所認識的神,我所認識的神,希望人人都能得救,希望人人都進入祂的家庭。說神選擇讓某些人得救,又選擇讓某些人下地獄,我認為這種說法太過分,但這是根據羅馬書第九章來的;這裡好像在說,神要選擇誰,完全與人無關,從人的角度來看,人能否得救純屬運氣。他們忽略了第十章,這章說人要為自己靈魂的失喪負責;羅馬書第十一章說,神想要憐憫每一個人。你看,光看第九章卻忽略第十和十一章是多麼危險?極端的加爾文主義就是這樣做,這個主義已經橫掃基督教教會,影響極廣。
再來還有支持「取代」的神學家,他們拿第十章大做文章,忽略第九和十一章。他們說,保羅承認猶太人冥頑不靈,說猶太人必須為自己拒絕福音和拒絕他們的彌賽亞負責。所以支持取代神學的人說,猶太人玩完了,神給過他們機會,他們卻錯過這個機會,如今神給了我們外邦人機會,我們也接受了,所以現在我們取代了猶太人。他們忽略了第九章,忽略神既揀選了以色列,就不會收回自己的決定。他們也忽略了第十一章,他們的神學都是以第十章為根據。
支持猶太復國的基督徒則以第十一章為根據,忽略第九章和第十章!我常在他們的聚會中,聽見他們引用第十一章,卻從未聽過他們引用第十章或第九章,因為第九章說:「從以色列生的不都是以色列。」支持猶太復國的基督徒很容易以為,所有的猶太人都是神的「以色列」,但第九章說猶太人不都是以色列,我們需要去面對這個事實。而且,支持猶太復國的基督徒很容易忽略第十章,保羅在那章說,他非常渴望可以救些猶太人,但有些支持猶太復國的基督徒,幾乎打定主意不向猶太人傳福音,可是今天有許多猶太人死了之後,會進入沒有基督的永恆裡,徹底沉淪。請聽我說:我們雖然支持以色列,但仍要渴望每個猶太人都能得救,盡力向他們傳福音,他們是一個靈魂失喪的民族,錯過了神給的機會,他們需要基督。有一次我受邀講道,他們對我說:「不要講到基督,聽眾裡面有以色列人。」我每次向猶太人講道,都會講到耶穌,他們也從不抗議,因為他們知道我是出於愛才講。上述也許有些誇張,但我只是想讓大家看見,光看第九章,光看第十章,或是光看第十一章,會把我們帶到困難的險境。你要看整本聖經,看整卷羅馬書,看第九到十一章,看法才會平衡。所以呢,雖然第九章和第十章對支持猶太復國的基督徒來說不是好消息,第十一章才是,但我們必須先聽壞消息,再聽好消息,我們必須按部就班來做全盤的了解。
聖經說,神對以色列人和以色列地,有祂的計畫和目的,但相信聖經上這些教導的人,卻常遭到批評,說他們大多把時間和注意力放在舊約聖經,而非新約聖經。又說他們對預言中,有關以色列重建和歸回的應許,過度按照字面解釋,而大多數基督徒,是把這些預言當作比喻,並且把預言中的祝福(但不包括咒詛)套用在教會。批評者還說,有些預言只是歷史(指以色列人從巴比倫被擄歸回),有些預言則有條件(需要悔改,但尚未悔改)。
大家會這樣批評,是因為深信舊約聖經中的以色列,已經被新約聖經中的教會「取代」或「實現」,在教會這個新團體中,雖有少數的猶太人,但絕大多數是外邦人。批評者深信,雖然將來有一天,教會中猶太人的比例或許會增加,但整個猶太國家,將不再是神的選民,必須和大家同起同坐,受到和大家一樣的待遇和審判。
如果這樣的分析屬實,那麼以色列在新約聖經中的地位,應該會愈來愈不重要才對。但令人驚訝的是,新約聖經提到「以色列」這名字七十幾次,而且每次都有種族的含意,都是指猶太人,而且新約聖經記載以色列未來命運的篇幅,不亞於記載以色列過去歷史的篇幅,尤其是最後一卷書。以色列和教會會共存,直到將來有一天,雙方要合併成一個羊群,由同一位牧羊人帶領,最後在 Yeshua HaMashiach(希伯來文的「耶穌基督」)裡,成為「新人類」。
本書主要在談新約聖經中的以色列,至少是新約聖經五卷書中的以色列。這原是我在住棚節年度慶典上所講的系列信息(這慶典是由「耶路撒冷國際基督徒使館」〔The International Christian Embassy Jerusalem〕主辦,有一百多國數千名基督徒前來參加),其中幾章的內容偏向口語風格,而非寫作風格。因為這些信息獲得熱烈的迴響,化作文字分享或許也會受到歡迎。
讀者若想進一步了解,本書對以色列的地位所抱持的神學立場,建議閱讀我的《捍衛基督教支持猶太復國運動》(Defending Christian Zionism,暫譯)一書,這兩本書很適合一起閱讀。
我相信以色列在神的計畫中,佔有一席之地;我相信神在以色列身上尚未完工;我相信神在祂的計畫中,並未撇下以色列人和以色列地。
按照慣例,我要請讀者拿聖經察驗我的每句話,如果我的話和聖經有衝突,務必要以聖經明確的教導為主。
大衛‧鮑森(David Pawson)